無菌呼吸器在醫(yī)療急救、工業(yè)防護等場景中至關重要,其密封性直接影響使用者的安全。佩戴前進行漏氣測試是確保設備有效性的關鍵步驟。以下介紹兩種簡單、可靠的漏氣測試方法,適用于不同類型的無菌呼吸器。
方法一:面罩負壓測試(適用于正壓/負壓呼吸器)
適用場景:自給式空氣呼吸器(SCBA)、醫(yī)用正壓呼吸面罩等。
操作步驟:
1.佩戴面罩:將面罩緊密貼合在面部,調(diào)整頭帶或固定帶,確保無頭發(fā)或異物夾在面罩與皮膚之間。
2.覆蓋進氣口:用掌心覆蓋面罩的進氣口(或出氣口,根據(jù)設備類型),確保密封。
3.吸氣測試:緩慢深吸氣并屏住呼吸約3-5秒。
•正常情況:面罩應牢固吸附在面部,無明顯漏氣感,且內(nèi)部氣壓保持穩(wěn)定。
•漏氣表現(xiàn):若面罩松動、塌陷或感覺有氣流進入,說明存在密封不良,需重新調(diào)整頭帶或檢查面罩完整性。
注意事項:
•測試時避免用力過猛導致面罩變形。
•若多次調(diào)整后仍漏氣,需檢查面罩是否有破損或老化。
方法二:壓力保持測試(適用于帶氣瓶的呼吸器)
適用場景:正壓式空氣呼吸器、氧氣呼吸器等。
操作步驟:
1.佩戴并連接氣瓶:正確背負氣瓶,打開氣瓶閥門,確保壓力表顯示正常(如≥24MPa)。
2.關閉氣瓶閥門:佩戴好面罩后,關閉氣瓶供氣閥,觀察壓力表數(shù)值。
3.監(jiān)測壓力變化:保持靜止狀態(tài)1-2分鐘,觀察壓力是否下降。
•正常情況:壓力表數(shù)值基本不變(允許微小波動)。
•漏氣表現(xiàn):若壓力持續(xù)下降,說明呼吸器管路、面罩或閥門存在泄漏,需立即排查。
補充測試(面罩密封性):
•“喀噠”測試:部分呼吸器在正確連接需供閥時會發(fā)出“咔噠”聲,隨后深呼吸12次,確認氣流順暢無阻滯。
•快速呼吸測試:急促呼吸數(shù)次,檢查面罩是否隨呼吸起伏且無漏氣聲。
注意事項:
•測試前確保面罩與面部無間隙(如胡須可能影響密封)。
•若壓力下降過快,優(yōu)先檢查閥門、管路連接處是否擰緊。